|
案例列表 案例列表 副標題 |
金融活水潤民企 科技賦能啟新程1
今年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金融部門要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中國建設銀行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一以貫之以服務民營經濟為己任,于3月25日在北京舉辦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并發布2025年行動方案。截至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民營經濟貸款余額近6.6萬億元,近5年年均增速超16%,貸款占比連續6年穩步提升,服務民營企業近1000萬戶。10月16日,建設銀行召開支持新型工業化“善建智造”服務方案發布會,推進六大專項行動,構建六大產品體系,支持包含民營企業在內的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兩重”“兩新” 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壓艙石” 面對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投資的金融需求,建設銀行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梳理科技、制造業、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企業名單,以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建設和“兩新”政策實施,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構筑涵蓋信貸、債券、財務顧問、并購、股權投資、資產證券化等全集團業務的產品體系,為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在新能源獨角獸企業華晟集團的發展歷程中,建設銀行一直相伴左右。成立初期,華晟集團在技術研發上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企業投資建設的異質結光伏電池及組件一體化工廠也存在較大資金缺口。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創新打造“綜合服務+專項融資”支持體系,通過“銀企直聯+現金池”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資金歸集、票據流轉、外匯結算全流程線上管理,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效率提升40%。同時,牽頭聯合7家金融機構為企業累計組建超24億元銀團貸款,有效保障企業項目建設。近3年,建設銀行已累計為華晟集團投放各項貸款超20億元。 打造“圈鏈群”服務模式 做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陪伴者” 良好的市場生態和信用環境是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重要支撐。建設銀行深度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服務,著力打造了“圈鏈群”服務模式。聚焦科技型企業生態圈,從產業園區和專業市場著手,圍繞管理方、入駐企業、企業員工的主要需求,構建以“園區管家”數字服務平臺、商貿市場綜合服務平臺為支撐,集成股、債、投、貸、保、租服務的專屬綜合金融方案,為生態圈管理賦能,為企業經營管理助力;聚焦鏈主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提供全流程在線、全天候響應、全渠道覆蓋的數字供應鏈金融服務,基于“數據信用”和“物的信用”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資服務;依托獨有造價咨詢技術和建設資金管理咨詢服務平臺,提供全流程資金管理服務,幫助客戶管控建設成本,防范工程款挪用風險,解決資金管理效能低下、信息反饋不及時等難點問題,保障建設資金安全高效運營。同時,建設銀行積極搭建“銀、政、會、企”等多方協同合作平臺,與全國工商聯通過聯合開展政策宣介、舉辦產業對接會、推行青年企業家賦能計劃等多層次合作,實現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廣泛觸達和服務。 上海天永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智能工程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隨著企業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眾多上游供應商常有融資需求。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在深入了解該公司及其上游供應鏈商的情況后,為其量身定制了“脫核鏈貸”創新方案。通過該方案,上游供應商只需線上操作,憑訂單即可獲得融資。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實現“脫核鏈貸”投放近6000萬元,有效緩解了供應商資金壓力。 構建“五維一體”服務體系 做助推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加速器” 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92%,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80%。建設銀行致力于打造科技金融服務新范式,構建更加有效的金融合作生態。創新“技術流”等科創評價體系,實現“不看磚頭看專利”,破解“看不清、看不懂”難題。升級打造涵蓋客戶服務、業務流程、產品渠道、組織機構、考核評價的“五維一體”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以技術生命周期和企業生命周期為主線,為各類科技創新主體提供“股債貸保租”接力式綜合金融服務。聚焦技術生命周期,以科技研發貸款、早期股權投資服務科技創新,以科技轉化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聚焦企業生命周期,在企業初創期以善科貸、善新貸為其提供入門級融資,在企業成長期以科技易貸提升其信貸服務效率,在企業成熟期以并購金融、資本市場業務助力其優化融資結構。 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港交所上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投資新建“高比能快充汽車動力鋰電池制造項目”。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在了解到企業需求后,開展充分調研,獨家承辦20億元基本建設貸款。在港股上市籌備期,企業選擇由建銀國際作為港股IPO項目的整體協調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在其幫助下成功上市。 深耕普惠金融“全渠道” 做小微民營企業等經營主體的“及時雨” 持續提高普惠金融的覆蓋面、獲得感和滿意度,是建設銀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重要舉措。建設銀行持續推進普惠金融經營模式創新,促進金融資源精準滴灌小微企業。不斷完善普惠金融產品體系,為客戶提供更快匹配、更廣覆蓋、更高質量的產品服務。持續做深做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動融資服務從“被動響應”向“主動賦能”轉變。持續推動減費讓利,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根據市場報價利率、自身資金成本和小微企業客群特征等,科學合理確定普惠貸款利率水平。支持“按需支用、按日計息”的用款方式,減少貸款資金占用,大幅降低利息成本。普惠金融貸款利率連續7年下降。 泉州洋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銷售運動鞋為主的小微外貿企業,近期在建設銀行晉江分行申請的一筆200萬元信用貸款即將到期。恰逢公司投入新設備、研發新品,資金壓力倍增。建設銀行晉江分行獲悉企業需求后快速響應,通過“無還本續貸”業務,幫助企業實現“零本金續貸”,并指導企業填寫“貸款明白紙”,讓企業對真實的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做到心中有數。 升級全球化金融服務 做民營企業“走出去”的“護航者” 民營企業是我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力量,2012年以來,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0%以上。為積極落實穩外資穩外貿政策措施,更好助力民營企業在全球市場行穩致遠,建設銀行深化境內外協同經營,強化本外幣一體化服務,依托全球機構布局,通過“一點接入服務全球”,為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持。創新“跨境直貸通”業務,支持民營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打造境內外協同新范式;推出“線上化、無抵押”的“跨境快貸”系列產品,實現小微外貿企業融資服務“秒審批、秒放款”;連續4年舉辦“建行跨境撮合節”,為民營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高效尋找市場機會與合作伙伴搭建平臺。近期,建設銀行舉辦百城萬企穩外貿系列活動,推出“穩外貿護航錦囊——五景十策”產品服務包,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多元市場,活動覆蓋100個外貿進出口重點城市,預計觸達超1萬家外貿企業。 在臨沂金嶺布業有限公司,一排排噴氣織機晝夜轟鳴,坯布下線、出口報關的同時,對應的出口報關數據經企業線上授權可自動傳輸到建設銀行系統,為“跨境快貸”額度提供“數據信用”支撐。該企業主營再生滌棉坯布,六成訂單來自歐美,由于海外客戶要求“快交付、鎖價格”,企業急需短期低成本周轉資金以擴大產能。建設銀行“跨境快貸”產品,把進出口報關、稅務、物流等數據一鍵轉化為企業“信用資產”,實現“線上化、無抵押、秒審批、隨借隨還”,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在有效金融支持下,該企業年出口訂單接納能力增加了近400萬美元,產品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5年來企業累計節省融資成本約30萬元。 下一步,建設銀行將緊跟時代需要,不斷強化資源精準配置,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前瞻布局,助力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綠色轉型和數智升級,繼續與社會各界一道,拓寬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如需了解更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融資貸款政策產品可咨詢下方企業顧問咨詢。 免責聲明:高新企業稅貸服務轉載網絡文章只為給用戶提供更多詳細資訊及最新政策分享,文章資訊內容只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包含內容圖片字體),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 |